面对琳琅满目的护肤品,你是否只会跟风购买,却看不懂瓶身上密密麻麻的成分表?学会看成分表,是成为“成分党”、实现科学护肤的第一步。只需5分钟,你就能掌握解读成分表的核心技巧,不再被广告语牵着鼻子走。
一、 法规基础:按浓度降序排列
在中国备案的护肤品,其成分表必须遵循一条铁律:所有成分按含量/浓度由高到低排列。排位越靠前,含量越高。
第1位通常是“水”(Aqua),是大多数产品的基础溶剂。
浓度≤1%的成分,可以任意排列顺序。这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。
二、 找到“1%黄金分割线”
如何判断哪些成分浓度低于1%?常见的标志性成分有:
防腐剂:如苯氧乙醇(Phenoxyethanol)、山梨酸钾(Potassium Sorbate)、苯甲酸钠(Sodium Benzoate)等。
增稠剂:如卡波姆(Carbomer)、黄原胶(Xanthan Gum)。
香精(Fragrance/Parfum)、色素(CI+数字)。
某些明星成分:如透明质酸钠(Sodium Hyaluronate),其起效浓度很低(0.1%左右),即使排在后面也可能有效。
技巧: 找到第一个防腐剂或增稠剂,它后面的成分浓度基本都低于1%。它前面的成分则是产品的核心功效成分。
三、 认识常见的功效成分家族
了解核心成分及其作用,能让你快速判断产品是否适合你。
保湿:甘油(Glycerin)、透明质酸钠(Sodium Hyaluronate)、泛醇(Panthenol)、神经酰胺(Ceramide)、角鲨烷(Squalane)
美白祛斑:维生素C(Ascorbic Acid)及其衍生物、烟酰胺(Niacinamide)、熊果苷(Arbutin)、曲酸(Kojic Acid)、377(Phenylethyl Resorcinol)
抗衰老:视黄醇(Retinol)及其衍生物、胜肽(Peptide)、玻色因(Pro-Xylane)、维生素E(Tocopherol)、艾地苯(Idebenone)
抗痘消炎:水杨酸(Salicylic Acid)、壬二酸(Azelaic Acid)、果酸(AHA)、皮傲宁(Pionin)、茶树精油(Tea Tree Oil)
舒缓修复:积雪草苷(Asiaticoside)、β-葡聚糖(Beta-Glucan)、红没药醇(Bisabolol)、马齿苋提取物(Portulaca Oleracea Extract)
四、 警惕致敏与刺激成分
如果你是敏感肌,需要特别注意以下成分:
酒精(Alcohol/乙醇):可能干燥、刺激皮肤。
香精、色素:常见的致敏源。
某些防腐剂:如甲基异噻唑啉酮(MIT),刺激性较强。
实战演练:
看一款“美白精华”的成分表:水、甘油、烟酰胺、丙二醇、苯氧乙醇、抗坏血酸葡糖苷(AA2G)、黄原胶……
分析:水、甘油含量最高。烟酰胺排在防腐剂(苯氧乙醇)之前,说明浓度高于1%,是主力美白成分。AA2G(VC衍生物) 排在防腐剂之后,浓度虽低于1%,但VC衍生物起效浓度低,能辅助美白。这是一款以烟酰胺为主打的美白精华。
学会看成分表,你就能拨开营销的迷雾,真正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产品,把钱花在刀刃上,不做护肤小白鼠。
成分党入门:5分钟教你看懂护肤品成分表,不做小白鼠由广州生物公司编辑 http://www.dlsdcn.com/gz/1629.html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
嘉兴生物公司 西安生物公司 长沙生物公司 台州生物公司 南昌生物公司 合肥生物公司 广州生物公司 武汉生物公司 南京生物公司 潍坊生物公司